GTM 變數介紹:自動事件變數(Auto Event Variable),該如何應用?

GTM 提供了許多變數,我們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一些,如網址變數(URL Variables)第一方 Cookie 變數(1st Cookie Variable)資料層變數(Data Layer Variable)。這些變數可以幫助我們獲取網站的網址、Cookie 和資料層中的信息,它們在使用 GTM 進行網站追蹤設定時非常實用。

那如果這些地方都找不到我們所需的資料該怎麼辦呢?例如,網址尾端沒有參數,或者沒有工程師的幫助將資料推送到 Cookie 或資料層,我們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呢?

此時就是「自動事件變數(Auto Event Variable)」以及「Dom 元素(Dom Element)」變數登場的時候了,而這篇文章會先介紹「自動事件變數」,並且告訴你可以如何應用在網站追蹤以及如何設定這個變數,如果只是要看設定方式,請直接跳到這邊

在這種情況下,「自動事件變數(Auto Event Variable)」和「DOM 元素(DOM Element)」變數就派上用場了。本文將首先介紹「自動事件變數」,包括它在網站追蹤中的應用以及設定方法。如果你只對設定過程感興趣,可以直接跳轉到設定的段落

我們繼續看下去。



認識網頁的 HTML 與元素(Element)

在深入介紹這個變數之前,讓我們先瞭解一下,那些顯示在我們螢幕上的網頁是如何被創建和呈現的。

  1. 當使用者點擊連結或輸入網址時,瀏覽器會與網站的伺服器建立連線。
  2. 瀏覽器向伺服器發出請求,要求顯示特定的網頁。
  3. 伺服器便利用 HTML、CSS 和 JS 等技術生成網頁,並將其發送到瀏覽器。
  4. 瀏覽器收到來自伺服器的回應後,便開始解析並渲染這些數據。
  5. 最終呈現出我們所看到的頁面。

儘管我們看到的只是網頁快速地顯示在眼前,但實際上,這背後進行了許多步驟(正如前文所概述)。當瀏覽器接收到來自伺服器的回應後,它會依據 HTML 定義的結構,配合網站的 CSS 樣式和 JavaScript 技術,將這些代碼轉化為最終呈現給使用者的網站外觀。這一過程包括了頁面的加載、解析和渲染,最終展現出我們所見的網頁內容。

HTML 的結構是由許多「網站元素(element)」組成的,這些元素則是通過 HTML 中的「標籤(Tag)」來定義。這些標籤是構成網站的基礎,它們定義了網站上各種不同的內容和結構,讓我們來看幾個常見的「標籤(Tag)」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們在網站設計中的作用。

<div>: 這個標籤主要用來把網頁劃分成數個部分或區塊,常被稱為「容器」,用於組織網頁的版面配置。

<p>: 此標籤用來定義文章的一個段落,是呈現文字內容的基本單位。

<h2>: 這是用來定義文章或段落中的副標題,屬於標題層次中的第二級,用來強調次要的標題或小節標題。

<article>: 這個標籤包圍的內容代表一篇獨立的文章,通常用於涵蓋獨立完整的內容,如部落格文章或新聞報道。

網頁上按右鍵,點選「檢查」,選擇「Elements」頁籤,就可以得到這個畫面。

除了上面的例子之外,HTML 中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的元素,像是建立超連結的 <a></a>、插入圖片的 <img></img>、用於表單的 <form></form>,還有創建列表的 <ul></ul> 和 <li></li> 等。

在這些標籤裡頭,我們還可以加上「屬性(attribute)」來提供額外的訊息。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在網頁原始碼裡建了一個 <a></a> 標籤的元素,且標籤內容只寫成 <a>這是一條超連結</a>,那麼在網頁上呈現的就僅會是一段無法點擊的文字:「這是一條超連結」。

要讓超連結能夠正常運作,我們需要在 <a> 標籤中加入 href 屬性,例如寫成 <a href="www.abc.com">這是一條超連結</a>。這樣,瀏覽器就知道這條連結應該將使用者引導至哪個網址,而 href 在這裡就是標籤的「屬性(attribute)」。

如果想要進一步設定,讓這條連結被點擊時在新的標籤頁打開,可以在 <a> 標籤中加入 target=”_blank”,寫成 <a href="www.abc.com" target="_blank">這是一條超連結</a>。這樣設定後,當使用者點擊該連結時,網址會在新標籤頁中打開。

假如我們想要改變文字的顏色,讓它顯示為紅色,那麼我們就需要在 <p></p> 標籤中加入顏色的屬性。例如,將其寫成 <p style="color: #FF0000">這是一段紅色文字</p>,這樣在網頁上這段文字就會以紅色顯示。這裡加入的 style 就是標籤的「屬性」。

這方面還有許多內容可以介紹,目前我們只是簡單講解一下基本概念。當然,一個網頁的生成過程遠比這複雜,但先了解這些基本概念對於使用「自動事件變數」進行網站追蹤會有所幫助,因為我們將利用「自動事件變數」來捕捉「標籤(Tag)」內的「屬性(Attribute)」值。


什麼是「自動事件變數」?

「自動事件變數」可以協助我們取得使用者與網站互動時,該 HTML 元素中的屬性(attribute)值,像是使用者點擊或是表單提交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自動事件變數」取得相對應資料,例如:「被點擊的元素文字(Click Text)」或是「表單文字(Form Text)」這些值。

上述舉的這幾個例子,可以在 GTM 的內建變數中找到。這是 GTM 本身有提供給使用者的變數,關於這部分的介紹,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GTM 變數:傳遞資訊 ,會有更多細部的解釋,並告訴你如何呼叫出內建變數以及讀取這些變數。

就如同其它變數一樣,我們可以將「自動事件變數」的值與 GA4 事件綁定作為該事件的參數,一起傳送到 GA4 中。

例如:
當使用者點擊特定連結時,將「點擊的文字以及網址」隨著點擊事件一起傳送到 GA4,我們就可以在報表中看到這個點擊事件是來自網站上的哪個位置,並引導使用者去了哪裡(下圖)。

也可以將其當作觸發條件例如:當 Click Text = xxxxx 時,觸發特定事件。關於連結點擊事件的設定,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文章:如何用 GTM 建立 GA4「連結點擊」事件? 幫助你更了解上述說的情況。

凡事總有例外

上一段的範例中,我們用「點擊文字」以及「點擊網址」來判斷使用者點擊的項目是什麼,但是萬一今天「點擊文字」都長得一樣,「點擊網址」也沒有正確命名,無法幫助你判斷的時候,該怎麼辦?

下圖的範例中可以看到,三個點擊連結的文字都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用內建的 Click Text 變數,無法得知使用者是點擊了哪一套旅遊行程。

此時我們便可以來檢查一下這個網頁,是否有「元素屬性」的值可以使用,我們再利用「自動事件變數」去抓取。


如何設定自動事件變數?

目前情況是這樣:

假設我們想要知道在某個頁面上,使用者對哪個旅遊行程最感興趣。但由於所有點擊的文字都一樣,我們無法分辨使用者實際點擊的是哪一個連結,這樣一來,傳統的 Click Text 變數就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因此,我們需要尋找其他的解決方法,而「自動事件變數」可能就是這個問題的解方。

「檢查」網頁

於該連結上面「點選右鍵」> 選擇「檢查」

我們可以看到,在元素 <a></a> 裡面,除了有熟悉的網址以及連結文字以外,還多了兩個與旅遊行程相關的「屬性(attribute)」,分別是 data-tour 以及 data-days。(雖然 download 和 href 也是屬性,但在這個情境中我們不會使用它們。)

幸運的是,有了這些屬性,就可以被用來設定「自動事件變數」,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大幫助。

設定「自動事件變數」

GTM 左側面板選擇「變數」> 「新增」> 變數類型選擇「自動事件變數」

下拉選單中選擇「元素屬性」 > 填入屬性名稱「data-tour」名稱要完全一樣 > 命名後儲存。

設定完屬性 data-tour 之後,用同樣的方式設定 data-days,我們就會得到兩個「自動事件變數」,分別是「AEV-data_tour」以及「AEV-data_days」

檢查變數運作是否正常

完成變數設定之後,先透過預覽模式檢查一遍,確保變數抓到我們預期的值。記得要去點擊該連結,因為要抓到「自動事件變數」設定的值,使用者必須要跟該元素產生互動才可以抓到該「元素屬性」的值

這點就跟「DOM 元素」變數有很大的不同,「DOM 元素」變數只要頁面上的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準備好了,使用者不需要與網頁互動,就可以抓到相對應的值了。

可以透過預覽模式左邊面板看到,當點擊了網頁上的連結之後,GTM 預設事件 Link Click 的變數頁籤出現了剛剛設定的「AEV-data_days」以及「AEV-data_tour」自動事件變數,後面也帶出了相對應的值,代表設定正確

接下來就可以與 GA4 事件綁定,將這兩個變數的值送到 GA4 中。

設定 GA4 事件代碼

GTM 左側面板選擇代碼> 「新增」> 選擇「Google Analytic(分析)」> 「Google Analytic(分析):GA4 事件」

將前面設定的「自動事件變數」放到事件參數「值」的欄位中,可以透過手動輸入也可以用旁邊的「+」號選取(下圖),事件名稱與事件參數都可以自行命名,於報告中好讀好懂即可。

這邊我們將事件名稱命名為 Click_download。

觸發條件設定為當點擊的連結文字(Click Text)等於 下載行程介紹 時,觸發此 GA4 事件代碼。

(如果你的元素當中有其它屬性可以取用作為觸發條件,例如 Class 或是 ID,也可以使用它們,關於元素類型的解釋請看文章最後一段。)

到這邊就完成了我們需要的連結點擊追蹤事件,並且透過「自動事件變數」知道使用者所點擊下載的是哪個行程的連結,設定完成之後,一樣透過 GTM 預覽模式以及 GA4 Debug View 來確認代碼是否正常運作以及 GA4 是否有接收到正確參數。

GTM 預覽模式畫面
GA4 Debug View 畫面

如果還不清楚如何使用 GTM 預覽模式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如何用 GTM 「預覽模式」檢查代碼有無設定成功?

如果是不知道 GA4 的 Debug View 在哪裡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認識 Google Analytic 4 後台介面,完整的後台介紹可以帶你找到 Debug View 的位置。


「自動事件變數」類型介紹

如果你只想了解設定「自動事件變數」的具體步驟,其實閱讀到這邊就足夠了。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在設定「自動事件變數」的過程中,會看到下拉選單內還存在著好多種不同的元素類型,我們會一一解釋它們各自代表的含義以及可能的使用場景。

元素(Element)

這會回傳使用者當下與網站互動時的「元素」,例如:回傳使用者點擊時的「元素」

這個「元素」回傳的值跟內建變數 Click Element 還有 Form Element 其實是一樣的,你如果建立一個「元素」類型的「自動事件變數」,透過預覽模式可以看到其回傳的值跟 Click Element 或是 Form Element 會是相同的。。

元素類型(Element Type)

回傳使用者點擊標籤的值,假設使用者點擊的是連結,就會回傳 <A>,如果點擊的是一張圖片,就會回傳 <IMG>。

元素屬性(Element Attribute)

用於捕捉元素的任何 HTML 屬性的值。例如,可以捕捉 <a href="example.com"> 鏈接中的 href 屬性值 example.com

整篇教學所使用的都是「元素屬性」,應該不用再多做說明。

元素類別(Element Classes)

會回傳該 Element 的 Class 的值,常常用在設定觸發條件使用,例如:當點擊的連結 Class=xxxx 時,啟動特定事件代碼。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很耳熟?

沒錯,這個跟內建的變數 Click Class 以及 Form Class 效果一樣,會回傳相同的值,例如,<div class="ct-container"> 中的 ct-container

元素 ID(Element ID)

捕捉觸發事件的元素的 ID 屬性。例如,<button id="submit-button"> 中的 submit-button,跟 element class 一樣,也常常用在觸發條件的設定:當元素 ID =xxxx 時,啟動觸發條件,

再耳熟一次,這個跟內建變數 Click ID 以及 Form ID 也可以達到一樣的結果。

元素目標(Element Target)

這跟內建變數 Click Target 以及 Form Target 也是一樣的效果,會回傳該元素 target 屬性的值,例如連結中的屬性 target=”_blank”,代表該連結會另開視窗。

元素文字(Element Text)

舉一反三,你應該也會知道這是什麼了?

沒錯,跟內建變數 Click Text 以及 Form Text 是一樣的效果,會回傳該元素內的文字,也會很常運用在觸發條件設定或是放在事件代碼中的「值」欄位中,了解使用者是點擊到哪個按鈕或是連結。

元素網址(Element URL)

會回傳元素 href 屬性或是 action 屬性後面的網址連結,通常是與 <a> 標籤相關的鏈接,等同於 Click URL 以及 Form URL。

紀錄新網址片段

什麼是片段?

網址最後以 # 字號帶出的部分就是片段,最常出現在一頁式網站,例如 :www.abc.com/sales#shoes,#shoes 的部分就是片段,當瀏覽器紀錄事件變更時,此「自動事件變數」類型便會紀錄下該片段。

(關於一頁式網站的運作以及追蹤方式,可以參考文章:如何用 GTM「記錄變更」& GA4 內建事件追蹤一頁式網站?

當使用者來到一頁式網頁 www.abc.com/sales,使用者點擊了一個按鈕,畫面滑移到鞋子販售的區塊,網址變成 www.abc.com/sales#shoes,此時「紀錄新網址片段History New URL Fragment 的值會是 #shoes。

同樣的,內建變數「New History Fragment」也可以獲得一樣的結果。

紀錄舊網址片段

延續上一段的範例,如果使用者造訪了 www.abc.com/sales#shoes 之後點選其它連結來到了 www.abc.com/sales#pants,「紀錄舊網址片段(History Old URL Fragment)」的值就會是 #shoes,而「紀錄新網址片段(History New URL Fragment )」的值會是 #pants。

GTM 內建變數 Old History Fragment 也會獲得一樣的結果。

紀錄新狀態

當使用 pushState 的方式為網頁添加歷史紀錄時,「紀錄新狀態(History New State)」就會紀錄新頁面的值,內建變數 New History State 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紀錄舊狀態

有新就有舊,當新的 pushState 進來之後,「紀錄舊狀態(History Old State)」就會儲存上一個狀態,內建變數 Old History State 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紀錄變更來源

網頁紀錄變更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當網址最後的 # 改變時,從 www.abc.com/sales#shoes 來到 www.abc.com/sales#pants ,此時的「紀錄變更來源(History Change Source)」就會被記錄為 hashchange,代表這次紀錄變更事件是因為網址的 # 號改變

還有一個會用到「紀錄變更來源」的案例,有些一頁式網站在使用者與其互動時,例如:使用者點擊了某個連結或按鈕,但網址沒有改變,頁面沒有重新載入,也沒有「#」出現在網址尾端,但畫面卻改變了。

此時如果去看「紀錄變更來源」的值,會發現是 pushState,我們就會用這個改變的值來作為觸發條件,例如:當 History Change Source = pushState 時,觸發某代碼。

(關於這部分的操作方式,會再寫一篇文章來解釋。)

同樣的,內建變數「History Source」也會回傳一樣的值。


總結一下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簡要介紹了 HTML 的基本結構,包括元素(element)標籤(tag)屬性(attribute)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在學習使用「自動事件變數」之前,需要先了解這些概念。

然後,我們逐步引導大家了解如何設定「自動事件變數」,以及它在哪些情境下可以被應用。最後,我們闡釋了在「自動事件變數」下拉選單中各種不同的「元素類型」代表的意思,以及它們可以被運用在哪些場合。

在談到元素類型時,「元素屬性」無疑是最常被使用到的選項,主要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的變數都可以透過 GTM 的內建變數獲得。

至於像「紀錄新網址片段」這樣的元素類型,它們主要用於追蹤使用者在單頁式網站的瀏覽路徑,比如從 www.abc.com/#shoes 到 www.abc.com/#pants(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有趣的使用方法,如果你有所了解,歡迎留言分享告訴我們。)

對於單頁式網站的追蹤,實際上還有其他方法可以獲得更完整的 URL 資訊。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如何用 GTM「記錄變更」& GA4 內建事件追蹤一頁式網站?

了解 GTM 的各項功能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個網站的結構都有所不同,並不是所有的追蹤方法都適用於每一個情況。掌握更多的工具意味著我們可以更靈活地解決各種問題。雖然我們可能已經操作過許多網站,但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用同一種 GTM 招式解決所有追蹤問題,這正是學習 GTM 的魅力所在,永遠不知道後面還有什麼等著你。

扯遠了,回到「自動事件變數」的話題,如果未來我們遇到任何特殊的案例,也會在這篇文章中進行更新。

延伸閱讀

如果你很喜歡這篇文章並且覺得內容有幫助,又剛有些多餘時間,歡迎看看其它文章,繼續探索(這坑?這地獄?這片樂土?)

同時,如果對於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也歡迎你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