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網站上安裝 GA4 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有在認真引導流量來到網站,想必會收集到許多資料,此時我們就可以善用 GA4 後台中的「目標對象」設定,將產生特定行為或是帶有特定屬性的使用者打包成特定的「目標對象」,並將其用於 Google Ads 廣告投放。
或是用在標準報表中的「比較項目」,讓我們方便與全站數據比對以及瞭解到屬於該類別「目標對象」的使用者,在網站上的行為為何?
一般最常用的還是用在 Google Ads 廣告投放,如果 GA4 有跟 Google Ads 帳號連結,那我們就可以在 Google Ads 帳號中選到 GA4 帳戶中的「目標對象」,對有特定行為或是帶有特定屬性的使用者進行再行銷。
(例如:曾經到過特定頁面,並且捲動超過 75% 且停留時間達到目標時間以上的使用者,我們可以假設其對該頁面很有興趣 ,將這批人打包成一組「目標對象」,進行後續的行銷活動。)
ㅤ
不過呢,這個功能有個缺點,就是無法回逤,所設定好的「目標對象」只會從設定當天開始累積符合該條件的使用者,假設一個月後就是雙十一的活動,而你今天為了這場活動,突然想要針對過去曾經到過我們網站但沒有購買的使用者進行廣告投放,於是開始設定「目標對象」,那是來不及的。
ㅤ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介紹一下這個相當實用的功能,以及實際上我們可以如何應用。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ㅤ
本篇重點
什麼是「目標對象」?
「目標對象」(Audience)是 GA4 中用於建立和管理特定用戶群體的功能,可以幫助你將用戶根據網站上的行為、發生的事件、來源屬性或特定條件進行分類,然後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用戶群體進行更精準的分析或廣告投放。
「目標對象」主要能幫助到我們的有:
- 廣告再行銷
目標對象可與 Google Ads 整合,用於再行銷活動。例如,鎖定那些訪問過購物車但未完成購買的用戶。
ㅤ - 細分用戶
將用戶根據特定條件(如來源、行為、地理位置、設備等)分類,幫助你在報表中更加了解特定用戶。
ㅤ - 設定 GA4 事件
除了透過 GTM 設定網站事件以外,我們也可以使用「目標對象」中的「目標對象觸發條件」來觸發並設定事件,這部分的設定方式會在文章後面的內容說到。
ㅤ
「目標對象」功能在哪裡?
點擊 GA4 左下角齒輪 > 「資料顯示」區塊 > 「目標對象」。
ㅤ
「目標對象」設定介面介紹
#1. 標題:訂定「目標對象」名稱的地方,這邊可以簡短,但還是要讓人光看標題就知道這組「目標對象」是分類了哪些條件的使用者。
ㅤ
#2. 描述:盡可能說明清楚,讓其它使用者也可以一目瞭然,了解這個群組是由什麼樣類型的受眾所組成的,把標題沒說清楚的都寫在這裡,這兩個地方在設定完畢後都可以修改,因此也不必擔心寫不清楚或是寫錯。
(BTW,也是設定完畢後,事後唯一可以回頭編輯的地方,其它地方一但儲存後,就無法再修改了。)
ㅤ
#3. 條件設定下拉選單:在這邊的下拉選單中,可以選到各種「維度」以及「指標」,你也可以直接選擇「事件」搭配該事件中的其它參數來進行設定。
ㅤ
例如,page_view
事件都會帶有 page_location
, source
, medium
或是 page_referrer
等參數,能讓我們更精細的區分出所需要的「目標對象」。
ㅤ
#4. 新增要納入的條件群組:如果一組條件不夠,那麼你可以設定兩組。
ㅤ
#5. 新增要納入的序列:這個功能可以讓你將滿足特定行為順序的使用者,納入該「目標對象」設定中,例如第一步是到過 A 頁面,接著第二步來到了 B 頁面,最後完成「購買」的使用者。
這部分甚至可以設定第一步與第二步之間,必須要是間接還是直接發生,以及指定在多少時間範圍內發生的才算數,在條件上的設定可以做到相當精細。
ㅤ
例如,假設有一群使用者,在你的網站上完成了下列這些行為。
- 使用者瀏覽的特定產品的頁面
- 30 分鐘內將該產品加入了購物車
- 之後 1 小時內來到了結帳頁面,但是沒有完成購買
便可以透過類似這樣的方式找到有較高購買意圖的使用者,接著我們便可以對這些使用者推送或是寄送電子折價券或是投放專屬的再行銷廣告,試著讓使用者結帳這些商品。
ㅤ
ㅤ
#6. 新增要排除的群組:可以將符合特定條件的使用者納入,當然也可以進行排除,最常見的就是排除曾經「購買」或「訂閱」過的使用者,幫助避免廣告無效的浪費。
ㅤ
#7. 再行銷效期:當你設定了一個「目標對象」,例如「瀏覽過商品頁但未完成購物的用戶」,系統會將符合條件的用戶加入這個「目標對象」。但這些用戶不會永久留在該「目標對象」中——他們會根據你設定的再行銷效期,在超過該時間後自動從目標對象中移除。
ㅤ
假設你設定再行銷效期為 30 天:
* 某用戶於 10 月 1 日瀏覽了商品頁但未購買,他會被加入「目標對象」。
* 如果此用戶在 10 月 15 日完成購物,他將從「目標對象」中移除,因為他已不再符合條件。
* 如果用戶在 10 月 31 日(超過 30 天效期)仍未完成購物且也沒再瀏覽過該頁面,他也會自動被移出該「目標對象」。
*如果用戶在被移出該群組隔天,又瀏覽了該商品頁,但依然沒購買,那麼又會再度被放入群組。
GA4 在這部分的預設都是為 30 天,最短可以是 1 天,最多為 540 天,因此你可以根據不同的行銷需求,彈性設定不同的天數,例如針對需要快速轉換或是限時優惠的活動,設定 7 天的短效期。(也就是只針對 7 天內符合條件的受眾投放廣告。)
而針對決策週期將長的商品或是服務,如保險、建案或是汽車等,則可以給予 90 天或是以上的效期。
ㅤ
#8. 目標對象觸發條件:我們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來設定「GA4 事件」,這部分會在文章後面講到。
ㅤ
#9. 了解預估的使用者數:這邊只是依據過往的資訊,讓你知道在這樣的條件下,會有多少位使用者以及工作階段。
(對,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既然可以這樣,那麼為什麼「目標對象」使用者的累積計算,是從設定當天才開始,這邊明明就有過去資料?其實你仔細看會發現,這邊的資料其實是只有依據過去 30 天的資料估算來的,並不是從你安裝 GA4 開始的所有資料。)
ㅤ
#10. 使用者條件範圍選單:我們可以在這邊設定在何種範圍之內,可以符合這些條件?
ㅤ
例如:假設你設定了一組條件是當使用者發生 A 事件也發生 B 事件時,將其納入「目標對象」。
那麼你需要這些「事件」是在同一個工作階段內發生的,才會符合條件?
還是就算是跨工作階段也可以滿足條件?(指第一次工作階段發生 A 事件,第二次工作階段發生 B 事件。)
當然,在這樣的條件底下,在同一事件內的條件範圍就不成立,因為這邊的條件是發生兩個事件才會符合「目標對象」條件,自然就不可能會是在同一事件內的範圍了?
ㅤ
如何設定「目標對象」?
設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透過上述的路徑,從後台選擇「目標對象」,另一個方式則是透過「探索」報表中的「區隔」功能進行設定,兩個方式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ㅤ
透過後台「目標對象」進行設定
點擊後台「目標對象」 > 清單右上角點擊「新增目標對象」
ㅤ
選擇「建立自訂目標對象」
當然,你也可以透過下方的範本建立「目標對象」,不過大部分的情況底下,都是透過自訂的方式來完成設定,畢竟每個網站以及行銷活動所定義的條件都不同。
ㅤ
假設我們今天想要建立一組目標對象是:「 30 天內曾經到過產品 A 介紹頁面,但是卻沒有購買的使用者」,我們就可以依照下列步驟進行設定。
- 條件下拉選單選擇「事件」 > 選擇
page_view
事件。接著在右邊選擇「新增參數」,選擇page_location
,輸入產品 A 頁面的網址。 - 於下方「新增要排除的群組」選擇
purchase
事件。 - 右上方效期設定為 30 天。
- 輸入「目標對象」名稱以及描述後,儲存。
ㅤ
這樣就完成了「目標對象」的設定,接下來只要等待 GA4 自動將符合條件的使用者放入這組設定中,逐漸累積就可以了。
ㅤ
透過「探索」報表中的「區隔」進行設定
這個設定方式不會比直接在「目標對象」中設定來得快速,步驟反而較多,好處是如果你原本就有設定的「區隔」,可以在這邊直接將其同步設定為「目標對象」,就不用再重新設定一遍。
GA4 介面左側選單點擊「探索」 > 選擇任意報表都可以 > 點選「區隔」欄位中的 + 符號 > 選擇「建立新的區隔」
(當然,也可以直接從後台找到「區隔」設定,就在「目標對象」下方,最後結果都是一樣的。)
ㅤ
你會看到一個相當熟悉的畫面,基本上跟「目標對象」設定介面完全ㄧ模一樣,因此只要依照我們設定目標對象的步驟進行設定就可以了。唯獨不同的是,右上角沒有「再行銷效期」給你設定。
別擔心,因為我們是在設定「區隔」,並不是「目標對象」,要將「區隔」打包成「目標對象」,還差一步就可以完成了。
ㅤ
套用設定好的「區隔」之後,就可以在「探索」報表中選擇該「區隔」,滑鼠移過去最右邊會出現「三點」符號,點擊後出現的選單中就有「建立目標對象」可以選擇。
ㅤ
嘩拉!熟悉的畫面再度出現,GA4 把我們帶到了「目標對象」設定畫面,且自動帶入了「區隔」中設定的條件,我們就不用再重新設定一次了。
(不過還是必須說,這方法適用於原本就有設定好的「區隔」,你想要將其打包成一組「目標對象」時,才這麼做,不然其實直接透過「目標對象」進行設定就可以了。)
ㅤ
什麼是「目標對象觸發條件」?
在文章開頭我們有提到,「目標對象」也可以協助我們設定 GA4 事件,只要透過「目標對象觸發條件」的功能就可以。
於「目標對象」設定頁面右上角選擇「新建」目標對象觸發條件 > 輸入事件名稱 > 儲存
ㅤ
如此一來,當有符合條件的使用者被納入「目標對象」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個 GA4 事件,記錄在事件報表中。
我們可以怎麼使用呢?
舉例來說:
1. 追蹤高價值的客戶:過去 30 天完成了購物事件,單次購買金額超過 $500 NTD 以上的使用者。
ㅤ
2. 紀錄放棄購物車的客戶 & 事件:曾經將商品加入購物車,但卻沒產生購買行為的客戶。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將客戶打包的同時,並且記錄一個 cart_abandoners
的事件,未來就可以透過報表查看,了解到顧客放棄結帳的頻率有多高。
ㅤ
3. 了解客戶的忠誠度:透過一定期間內的購物次數,來判斷客戶的忠誠度。例如:過去 90 天內,產生 3 次以上購物事件的客戶,觸發一個 loyal_shoppers
的事件
ㅤ
4. 達成特定頁面瀏覽行為的使用者:在一定期間內,先看過 A 頁面,再看過 B 頁面,最後來到 C 頁面的使用者,可以給予一個 complete_process
的事件。
ㅤ
你可能還有個疑問,怎麼不用 GTM 呢?(很好,會這樣想是對的)
透過 GTM 設定的事件通常是針對單一或是單次事件的追蹤,但是透過「目標對象觸發條件」我們則可以設定如跨工作階段、產生特定瀏覽順序或是曾依序觸發特定事件的「GA4 事件」,這便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
(這邊的說明,可能會讓你跟 GTM 中的「觸發條件群組」搞混,差別在於,要滿足 GTM 的「觸發條件群組」,所有的條件都必須要在同一個頁面中被滿足,但透過「目標對象觸發條件」設定的則可以不用。)
ㅤ
以上述的範例來看,「加入購物車」以及「購買」這兩個單一「GA4 事件」就可以透過 GTM 進行設定,接著再用「目標對象」來打包特定條件的受眾,並透過「目標對象觸發條件」觸發一個 cart_abandoners
事件
(延伸閱讀 》 如何用 GTM 設定「GA4 電子商務事件」?)
ㅤ
總結一下:何時會用到「目標對象觸發條件」?
- 當你需要紀錄跨工作階段、特定多次行為或特定時間範圍內達成的情況。
- 當目標是基於 GA4 內建條件(如地理位置、裝置類型)。
- 當你需要用戶達到特定順序的行為後觸發的事件。
如果你的需求是單一事件的觸發,當然使用 GTM 設定是相對較佳的選擇,但當需求是特定行為的組合分析,那麼「目標對象觸發條件」不失為一個設定「GA4 事件」更方便的方式,且也方便打包受眾,用於再行銷。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 GTM 中的觸發條件群組來達成部分的需求,只是要記得,這個方法有其限制,無法透過跨頁以及跨工作階段來啟動事件,這部分的操作可以參考文章「GTM 觸發條件介紹:用「觸發條件群組(Trigger Groups)」了解使用者體驗」
ㅤ
可以在哪裡使用「目標對象」?
#1 在 Google Ads 選用「目標對象」進行投放
在 Google Ads 介面左側面板選擇「工具」 > 「目標對象管理工具」 > 右側可以看到來自 GA4 的「目標對象」
(注意,GA4 帳戶一定要跟 Google Ads 帳戶連結,「目標對象」才會同步到 Google Ads 帳戶中。)
ㅤ
#2 在 GA4 標準報表中的「新增比較項目+」
選擇任一「標準報表」 > 點擊上方「新增比較項目+」 > 選擇「新建」 > 維度下拉選單中選取「目標對象名稱」 > 選擇「完全符合」 > 選擇想要比對的「目標對象」 > 點選「套用」
ㅤ
完成後,就可以在報表中看到如下圖的線圖,以下圖為例,就可以看到全站使用者與符合特定「目標對象」的使用者相比較的情況。
ㅤ
補充一下
「目標對象」資料不可回溯
「目標對象」累積的使用者數,只會從設定當天開始計算,無法回溯之前的資料。
因此如果有設定好「事件」了,你想要將特定行為的使用者打包成受眾,請儘早開始進行設定,並免需要使用時沒有受眾可以使用
(BTW,作為 GA4 的操作人員,你需要深刻了解公司產品在行銷上的潛在受眾需求,並評估網站是否能有效分類這些受眾,如果無法達到需求,就應儘早設定特定的 GA4 事件,協助收集必要數據。同時,及早建立「目標對象」,以便精準識別和累積能夠實現行銷目標的潛在使用者,最大化行銷成效。)
ㅤ
一但儲存後,便無法再編輯
設定完成的「目標對象」,後續便無法再進行編輯了,唯一能更改的只有目標對象名稱以及描述。
(其實也有它的道理,如果重新更改了條件,就不符合已經納入「目標對象」組合的條件了,因此當然不能隨意變更條件囉!)
ㅤ
「目標對象」中的「預測」範本使用門檻較高
看到範本中的「預測」範本先別高興得太早,以一般小型電子商務網站來說,要達到使用的門檻較沒那麼容易,你的網站必須在 7 天之內有 1,000 位產生購買行為以及沒有產生購買行為的使用者。
注意,是「各」 1,000 位,且必須維持一段時間,才有辦法使用「預測」範本,只要期間沒有達成最低門檻,就無法繼續使用這範本了。
ㅤ
「區隔」、「目標對象」以及「比較項目」是不同的
不要搞混了,「區隔」是「區隔」,「目標對象」是「目標對象」,雖然我們可以藉由「區隔」去建立「目標對象」,但是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最大的差別就是,「區隔」可以回溯過去的資料,但是「目標對象」是沒有辦法的。
以及「區隔」可以隨時重新編輯,但是「目標對象」不行。
ㅤ
每個 GA4 帳號最多 100 組「目標對象」
如果達到限制,就必須封存沒有在使用的「目標對象」。因此建議如果是多人管理的 GA4 帳戶,最好是有人統一管理這部分的設定,避免重複建立一樣條件或是同樣目的的「目標對象」。
ㅤ
總結一下
透過 GA4 的「目標對象」功能,行銷人員可以輕鬆分類和鎖定潛在客群,並大幅提升行銷活動的精準度與成效,讓你能夠針對特定的受眾設計更合適的行銷宣傳素材。
在設定「目標對象」時,務必事先明確行銷目標,例如提高購買轉換率或增加內容互動,因其不可回溯的特性,我們越早設定「目標對象」,就能越早累積更多關聯的受眾,絕對是所有初期使用 GA4 使用者需要知道的事情。
ㅤ
延伸閱讀
如果你很喜歡這篇文章並且覺得內容有幫助,又剛有些多餘時間,歡迎看看其它文章,繼續探索(這坑?這地獄?這片樂土?)
同時,如果對於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也歡迎你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