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 Google Analytics 4:手把手建立帳戶並瞭解 GA4 後台介面

原 Universal Google Analytic 在 2023/7 月停止服務並以 Google Analytic 4 (GA4)取代之後,新的介面、新的 Google Tag 以及新的報表設定方式讓各家網站行銷人員陷入一陣兵荒馬亂,深怕 GA4 帶來的衝擊讓網站資料的收集陷入停擺。

不必過度擔心 ,GA4 雖然在介面上大幅度調整並且改成以事件為基礎來收集資料,但是過往那些熟悉的維度依然存在,整個網站分析的思維依然沒有改變,因此如果你是從上一版 Universal Google Analytic 來到 Google Analytic 4 的朋友,相信一定很快就會上手。

但如果你是從來沒碰過 GA4 的新朋友,那這篇文章將可以幫助到你從 0 開始認識 Google Analytics 4 後台,我們將會帶著你:

  1. 建立你的第一個 GA4 追蹤代碼。
  2. 認識 GA4 後台儀表板上的項目,知道這些設定可以幫助到我們什麼。


什麼是 Google Analytic 4?

GA4 是一種網站分析工具,主要是用來記錄網站流量的表現,如果你有經營網站,那你的老闆或是你自己本身應該會有(也必須要有)一大堆如以下的問題:

每天有多少人來到網站?透過哪裡進站?首次進站到達網站哪個頁面?之後又看了哪些頁面?是否有點擊站上某個連結或是圖片?使用者是從哪裡進到網站的?是透過 Email 內的連結還是社群媒體平台?使用者平均會在站上待多久的時間?看了幾個頁面?有沒有購買商品或是填寫表單資料?轉換按鈕要放左上右下還是中間底部?這些有完成轉換的使用者又是透過什麼行銷活動進來站上的?本月新使用者與回訪使用者比例是多少?是否有如預期?使用者都使用什麼裝置觀看網站等族繁不及備載。

WARNING:看完之後如果覺得很煩,現在棄坑還來得及喔!)

而以上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透過 Google Analytic 4 收集到的資料得到答案,幫助你驗證行銷活動、廣告活動、網頁改版以及網站文章內容帶來的成效,而不是用「以為」、「覺得」的方式來感受成效的好壞,透過 GA4 的報告,接著一步一步的去優化下一次的活動,以求最大化最重要的事情:「收益」


GA4 帳戶結構介紹

如同 Google Tag Manager 的帳戶結構ㄧ樣,一個 Google 帳號可以開設許多 GA4 帳戶,每個 GA4 帳戶可以代表的是一個品牌或是一間公司,而每個帳戶底下可以建立不同的資源,資源內則可以針對不同子網域網站或是 App 創建不同的「資源串流(評估 ID)」。

不同網站該用不同帳戶、資源或 ID 嗎?

其實 Google Analytic 在跨網域追蹤這個部分的功能已經非常完善了,如果是同一間公司或是品牌旗下的網站不太需要開設到許多不ㄧ樣的資料串流給不同功能網站使用,除非是組織結構較複雜的大公司,否則通常都是用一個資料串流就可以,將各網站收集回來的資料用同一個 GA4 儀表板觀看。

(Google 官方也建議所有網站用一個資料串流就可以,不過呢…還是要看情況。)

但如果你是希望各網站的資料數據可以透過不同的儀表板來看,那就必須針對各網站建立不同的資源。

舉例來說:
公司A 旗下有美妝電商購物站(www.beauty.com)、生活媒體新聞站(www.life-news.com)以及食品雜貨電商購物站(www.grocery.com)。

三個網站都是屬於公司 A ,但因各站是屬於不同部門管理,此時就建議可以建立一個 GA4 帳戶(公司A)+資源A(美妝電商購物站)/資源B(生活媒體新聞站)/資源C(食品雜貨電商購物站),各資源有一個專屬評估 ID,這樣各部門就各自管理自家 GA4 儀表板,三個網站的數據不會混在一起。

但整個 GA4 帳戶是屬於公司A(通常由公司品牌端管理),各部門只有自家資源管理的權限。

再看另外一個例子:

假設今天美妝電商購物站打算建立一個部落格分享美妝知識,透過子網域建立了一個 blog.beauty.com,因為兩站之間是隸屬於同一品牌(都是美妝電商),只是在網站功能上做了區別,兩站之間也會互相引導流量。

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建議直接用同一個資源底下的資料串流就可以,不用另外新增,就可以都用資源 A 的 GA4 儀表板觀察來自兩個網站的數據,且到過兩站的使用者也可以歸為同一個,不會被重複計算

(如須分開看,需用報表篩選功能,將不同網域的網站篩選出來,如果希望不透過篩選而是在儀表板獨立觀看各站表現,就需再另開一個資源,但建議不要,因為同網域只要一個資料串流就可以,篩選這件事情不難,透過「探索報表」建立只是一次性的工作。)

簡單來說,今天你要新增資料串流或是資源,必須要視你的網站功能型態、公司品牌規劃、部門結構跟你希望怎麼看報表資料,並沒有一定的方程式。


創建你的第一個 GA4

建立 GA4 帳號

首先來到  https://analytics.google.com 首頁創建你的 GA4 網站帳戶,在帳戶名稱的部分,可以填入你的公司名稱或是網站名稱,如同前面所說一個帳戶底下可以有許多個資源以及資料串流(評估 ID)

假設今天你的品牌旗下有多個網址不同的網站,例如電商站(www.abc.com)、隸屬於子網域的部落格站(blog.abc.com)或是不同國家的網站(www.abc.us),依照公司需求可能會需要不同的資源以及資料串流,都可以透過同一個帳號管理。

建立網站資源

帳號創建完畢之後,我們來到下一個層級,建立 GA4 帳戶資源的部分,這邊可以填入你的網站名稱時區貨幣的部分,只要依照你網站所在位置和所使用貨幣設定即可(這個未來都還可以透過 GA4 後台資源設定的部分更改,所以不用擔心者這次的設定就會定生死。)

接下來的第三以及第四步驟就依照你的網站類型以及需求進行設定即可,後續如果有要調整,都還可以在後台進行更改,所以就算填錯了也不用擔心,這部分也不影響對於資料的收集。

建立資料串流

接下來就來到重頭戲的部分,我們即將取得網站專屬的 GA4 評估 ID 代碼,有了這段代碼,就可以開始進行網站的追蹤了,這篇文章會以網站作為教學範例,因此在步驟五的階段我們選擇網站,隨後會跳出資料串流設定,填入網站網址以及名稱並保持加強型評估開啟的預設即可,完成之後點擊建立串流。

完成之後我們會獲得代碼安裝說明的畫面,因為未來所有的代碼都會透過 GA4 追蹤代碼和事件我們都會透過 Google Tag Manager 代碼管理工具進行安裝,因此這邊看過即可,比較重要的是會應用到「評估 ID」來幫助我們完成在 GTM 當中的設定。

延伸閱讀:Google 代碼管理工具是什麼?

如果不小心關掉了上面的畫面,不用擔心,只要透過以下的方式,就可以再找到評估 ID 以及安裝的方式。

打開 GA4 介面 > 左下角齒輪(1) > 資源設定(2) > 資料收集和修改(3) > 資料串流(4) > 點選右邊該資料串流網站(5) > 獲得評估 ID

安裝 GA4 到網站中

透過 Google 代碼管理工具(GTM)來安裝 GA4 是最簡單方便一勞永逸且不需要麻煩工程師協助的事情,如果不知道如何透過 GTM 安裝 GA4 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如何用 GTM 安裝 GA4 評估 ID 」。

但是如果你的網站沒有安裝 GTM,這部分就還是要委請網站工程師幫忙了,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如何安裝 GTM-Google 代碼管理工具?


讓我們開始認識 GA4 後台

這個章節我們不會一一詳解每個功能是在幹嘛,只會大概講述一下這些東西在初期設定時,你比較需要注意的部分,以確保你的 GA4 安裝正常,可以順利的在網站上收集到所需要的資料並且保存,畢竟死記死背沒有意義,能夠在未來面對各種情況時靈活運用,才是比較正確的學習方式。

如何進入 Google Analytic 4 後台

在 GA4 介面點選左下角「齒輪」 > 來到後台介面

透過輔助程式幫助你完成 GA4 設定

Google Analytic 官方有給予一個設定的輔助程式,幫助你像是玩遊戲解任務一樣引導使用者去完成 GA4 的設定,包含系統是否有偵測 GA4 代碼在網站上開始運作?是否有啟用 Google 信號?網站追蹤事件是否有設定為轉換(例如:購買或是填單事件)?是否有將網站上特定行為使用者設定為目標對象(對於廣告投放再行銷來說,這設定很重要)?是否有將 Google Ads 廣告與 GA4 服務互相連結等。

下方還有個進階設定可以展開,在這邊 GA4 提醒我們可以進行資料的匯入或是連接到 BigQuery,因為 GA4 只會保存資料最多至 14 個月(預設為 2 個月,如需調整請透過「資料保留」設定),如果需要長期留存則必須要連接至 BigQuery 。

GA4 後台 – 帳戶設定區塊

後台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 GA4 帳戶的設定區塊,另一個則是資源設定區塊(包含你的串流 ID 也是在這邊處理)。

如果你要變更帳戶名稱,或是管理帳戶使用者權限(誰可以編輯、誰只能觀看),都可以在這邊進行相關設定,比較會常用到的時間點就是增減使用者權限的時候。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帳戶是位處於資源的上層,因此「帳戶存取管理」中有權限的使用者,是可以看到該帳戶底下所有的資源。

如果你希望該使用者只能看到特定資源,那必須要到資源設定區塊的「資源存取管理」中進行設定,而不是「帳戶設定」區塊。

GA4 後台-資源設定區塊

資源詳情

在資源設定區塊的「資源詳情」中,我們可以看到前面創建帳號時所設定的資源名稱、產業類別、時區以及貨幣,因此如果在初期設定錯誤也不需要擔心,都可以從這邊修改。

資源存取權管理

如果你希望特定使用者只能看到特定網站「資源」,那就必須要從這邊設定,而不是從帳戶層級的存取管理設定。

一般來說,在與代理商合作時,會只開放資源層級的存取權給予代理商進行操作,右上角點選新增使用者之後,就會有詳細的權限說明,權限畫份的相當詳細,管理者可以依照合作對象所需,給予使用 GA4 的相關權限。

已排定傳送時間的電子郵件

如果你有設定定期將報告自動發送到各相關人員信箱,所有的排程都會在這邊一目瞭然,方便你規劃以及管理。(注意:上限是 50 個)

你可以透過各報表右上角的「分享」按鈕完成電子郵件排成發送的設定。

未來在信箱中,就會收到像是下圖的信件,可以直接下載 PDF 或是連回 GA4 觀看,但必須要記得,收件人也要有觀看該資源的權限才可以。

資料串流

任何資源底下,如果需要新增不同的 GA4 資料串流(給同公司底下不同網站或是應用程式使用),都可以透過這邊新增獲得新的評估 ID。

不過,如同之前所說的,一般情況只要是同一網域的子網站,或是網域雖不同但都屬於同品牌旗下且網站之間是有相關連的(例如同品牌部落格與購物站),你也只需要一個資料串流並透過跨網域追蹤即可,不需要為此新增。(可以參考 GA4 架構說明,幫助你規劃資源以及資料串流)

同場加映:跨網域追蹤設定

如果你遇到「兩個網站功能類型不同網域也不同,但都是隸屬於同一個品牌旗下」的情況,團隊又希望只要在「同一個 GA4 儀表板」上觀察收集到的流量資料,此時就必須要使用「同一個資料串流(評估ID)」進行跨網域追蹤」的設定。

(照理說,同品牌旗下但不同功能的網站應該是要用子網域的方式去建立網址。不過,過去的確也遇過網域完全不同,但兩個網站卻是隸屬同品牌只是功能不同的情況,明明是同品牌的電商站與部落格站,但網域卻不一樣)

GA4 後台 > 資源設定 > 資料收集和修改 > 資料串流 > 點擊已創建的串流 > 進行代碼設定 > 設定網域

如果在設定跨網域追蹤之前,你已經在不同網域的網站安裝了同一個資料串流(評估ID),GA4 就會詢問是否要加該網域納入跨網域追蹤範圍,直接點選接受即可,如果沒有,則可以透過下方自行設定。

補充一下

子網域不需要跨網域追蹤設定

如果另外一個網站已經是用子網域了,例如網站 A 是 www.abc.com ,其部落格站是 blog.abc.com,在兩個站是用同一個資料串流的情況下,就不需要設定跨網域追蹤

只對點擊跟表單提交有效

跨網域追蹤只對於點擊或是表單提交行為有效,如果你是先去網站 A ,然後再從瀏覽器網址列輸入網站 B 的網址進入到網站 B,儘管你有設定跨網域追蹤,依然不會有效,此時原網站 A 的使用者在網站 B 會被視為新的使用者。

同場加映:關閉「自動偵測使用者提供的資料」

2024/3/20 更新
在「資料串流」的細部設定中,有一個讓 Google 「自動偵測」網頁上面可能會是使用者資料的功能,允許 Google 將網頁上面可能是電子郵件的字串存取下來,且傳送至 Google 相關服務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非我們在獲得使用者同意聲明之後,由我們主動傳送給 GA4 的資料,而是 GA4 自動抓取的,而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如果你沒特別去後台調整,該設定預設是打勾啟用的。

由於我們無從得知 GA4 自動抓取了網頁上的哪些資料(官方是說只會抓取跟電子郵件類似的格式),但為了安全起見,尤其是有在歐盟經營網站服務的網站,我們會建議將其關閉,以確保不會違反隱私規範。

如何關閉?

GA4 後台 >「資源設定」>「資料收集和修改」>「資料串流」> 點擊已創建的串流 >「進行代碼設定」>「允許納入使用者提供的資料」> 不要勾選「自動偵測使用者提供的資料

資料收集

Google 信號的好處在於可以幫助你追蹤跨裝置的使用者,在 Google Analytic 當中的維度「使用者」雖然是稱作「使用者」,但其實代表的是一個裝置,假設使用者 A 今天早上從桌機的 Chrome 進站,晚上下班在捷運上用手機的 Safari 回來瀏覽網站,那 GA 會判斷為是兩個不同的使用者(在現實世界其實是同一人)。

而 Google 信號就是在幫忙判斷這件事情,盡可能透跨裝置追蹤,了解到同一使用者的行為。

但如果今天網站沒有廣告投放的需求、不需要將 GA4 與 Google Ad 連接、不需要打包再行銷的受眾,同時也不需要了解到使用者更多詳細資料,如性別興趣等,其實不需要打開 Google 信號的設定,否則可能會因為資料不足,報告無法完整顯示數據,你會在報表旁邊看到一個紅色的驚嘆號,點開來看會如下圖。

(但我想大部分的網站應該都會要需要這些資料協助投放廣告?)

要想避免因為資訊不足而無法顯示資料,你可以先這麼做:

(更新:Google 已於 2024/2/12 刪除於一般報告中加入 Google Signal,未來一般報告將不存在「閾質」的問題,如果你是在 2/12 之後看到這篇文章的,那以下的操作便不再需要了。

不過,跟人口統計以及興趣相關的報告中依然會加入 Google Signal。)

  1. 關閉 Google 信號
  2. 打開 Google 信號但是關閉「在報表識別資訊中加入 Google 信號」,別擔心,依然能夠收集到使用者資料給廣告再行銷使用,只是報表不會因為收集到的資料不足,而無法顯示數據。
  3. 「報表識別資訊」的欄位中,選擇「依據裝置」,可以先跳到報表識別段落了解如何設定。
  4. 不要在報表中放入與「使用者」相關的維度,例如:Users、Active Users、Total Users 等。
  5. 把報表時間區間拉長一點,避免因為時間區間過短,造成資料不足無法顯示。
  6. 使用 BigQuery,在那邊就沒有「閾質」的問題。

關於「閾質」這部分,我們會在其他文章做進一步解釋,來到這篇文章應該都是尚未接觸過 GA 的新朋友,在這邊說太多怕會造成腦袋瓜一片混亂(決定直接退坑!?),因此我們先回到後台介面介紹繼續看下去。

同場加映:不要開啟「收集使用者提供的資料」

在「資料收集」的介面中,除了可以控制「Google 信號」的開關以外,下方的區塊還有一個「收集使用者提供的資料」開關,如果你的資源尚未「啟用」這項功能,我們建議先暫時不要打開,可能是因為 Beta 版本的關係,目前已知如果啟用後會有下列的問題:

  1. 不會傳送 user_id 到 Big Query,如果你有將 GA4 與 Big Query 連接的話。
  2. 由 Measurement Protocol 傳送的購買事件,請帶上 user_data 參數(值為空白的也沒關係),否則 GA4 將收不到購買事件。
  3. 無法關閉這項功能,你只能重新創建一個新的 GA4 資源。

如果上述的狀況對你來說沒有影響,例如:你的網站沒有在用 Big Query、也不會用 Measurment protocol 發送事件或是沒有提供任何使用者資料給 GA4,那這個功能的開關對你來說或許就不是這麼重要了,更多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官方的說明文件

資料保留

Google Analytic 4 不再像過往的 Universal GA 一樣幫你保留全部時期的資料,預設只有 2 個月的時間,必須手動調整到 14 個月,如需保留更長的時間,則需串接到 BigQuery。

資料篩選器

如果有需要篩選來自自家公司內部的流量時,可以透過這邊看到在「資料串流」介面中所設定的流量篩選器,並將其打開,避免自家員工以及測試站的資料被收集在 GA4 當中,影響的數據的判讀還有廣告受眾的組成,進而影響了廣告投放成效。

當你定義好內部流量的 IP 之後,我們可以在「資料篩選器」的介面中看到設定的篩選器,此時所有篩選器的狀態應該都是在測試中。

在尚未將篩選器啟動之前,代表目前的報告中,還是包含著內部流量,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們可以稍等幾天之後,透過一般報告的「新增比較項目」功能來確認 GA4 是否有判斷到內部流量來源。

GA4 一般報告 >「新增比較項目」> 維度選擇「測試資料篩選器名稱」> 「包含」> 值的下拉選單中選擇我們設定的篩選器 > 確認左邊圖表有無資料波動

如果有,我們就可以回到「資料篩選器」介面,將所設定的內部流量篩選器設定為有效,未來在 GA4 的報告中才會排除內部流量。

事件

(2024/3/27 Google 將「轉換」更名為「重要事件」,下圖中的「標示為轉換」已改名為「標示為重要事件」,功能上都沒有改變,只是名稱改變而已。)

所有不管是透過 GA4 (點擊右上角「建立事件」)或是 GTM 設定的事件,都會顯示在這裡,可以透過這邊了解到事件在特定時間區間裡的變化,並且將特定事件例如「表單提交」「產品購買」設定為重要事件,只要開啟按鈕就可以。

舉例:
以需要進行會員註冊的網站來說,一個新戶註冊流程可能會分成好幾個階段,我們可以在不同難易度階段給予相對應的轉換,填寫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轉換A、補充資料填寫完整=轉換B、完成銀行帳戶驗證=轉換C等,避免在投放廣告時,因轉換點太遠,造成廣告無法運行的窘境。

藉此可以設定一套腳本為:

廣告1&廣告2&廣告3 廣告目標是達成轉換 A,接著再針對完成轉換 A 卻沒完成轉換 B 的人投放廣告提醒使用者將資料填寫完整,依此類推,達到獲取真正會員的 KPI。

延伸閱讀:如何用 GTM 設定「外部連結追蹤事件」追蹤離開網站的點擊?

重要事件

(2024/3/27 Google 將「轉換」更名為「重要事件」,下圖中的「標示為轉換」已改名為「標示為重要事件」,功能上都沒有改變,只是名稱改變而已,後台也看不到「轉換」頁籤,都改成「重要事件」,身為使用者的我們不用做任何設定上的調整,此舉只是為了讓名稱上可以區分得更清楚,「轉換」這名稱將只留給 Google Ad 使用。)

除了透過「事件」頁籤設定轉換事件以外,也可以透過「重要事件」頁籤來設定網站專屬的轉換事件。

目標對象:再行銷好幫手

我們可以在這一頁設定我們的受眾群組(透過右上角新增目標對象)。

譬如說:
曾經到過某些特定頁面的使用者、曾經有加入購物車的使用者、或是曾經在網站上有任何特定行為的使用者,你可以利用 GA4 裡面的維度與指標設定你要的對象條件(就像你去拜月老一樣一一列出),然後打包成「目標對象群組」方便我們透過 Google Ad 對其進行再行銷廣告投放。

自訂定義

未來當你碰到時需要透過 GA4 或是 GTM 建立自訂事件時,通常都會在自訂的事件帶入與該事件相關的事件參數(通常會是 GA4 官方沒有預設的)。

這個參數如果要讓其顯示在 GA4 報表之中,就必須到後台自訂此參數成為維度,因為如果不這麽做的話,是無法在報表中看到該自訂事件的參數(設定完之後還需等待 24-48 小時才可以從報表中選取。 )

想要先了解這部分的朋友,可以先去看一下這篇:如何使用 GA4 「自訂定義」中的「自訂維度」功能?幫助你了解其運作的原理。

先參考官方文件

另外,提醒一下,在設定 GA4 事件以及參數名稱之前,請先前往官方建議事件文件或是加強型評估事件的文件查看是否有 GA4 已經預設的事件以及參數名稱,如果有,建議沿用,避免佔用到自訂事件參數的額度(這是有限額的。)

例如:
今天我們可能做了一個表單提交事件,你就可以沿用 GA4 已經建立好的事件名稱「form_submit」以及參數「form_id」或是「form_name」等名稱,不需要再自創名稱然後進行自訂定義。

(當然想自創也是可以,But why?)

不要自創電子商務事件&參數名稱

不要去自訂電子商務事件以及參數的名稱,否則 GA4 電子商務報表會抓不到相對應的資料,你可能就會遇到為什麼都已經將事件都設定好了,GA4 也有收到,但報表卻抓不到的窘境。

管道群組

在介紹後台的管道群組之前,先讓我們來到前台報表的部分。

在 GA4 報表中,如果我們想知道流量的來源,可以將維度調整為「預設管道群組」來查看,了解使用者或是工作階段是透過何種管道來到網站,例如 Direct 直接流量、Organic Search 自然搜尋、Paid Search 付費搜尋或是 Email 電子郵件。

而圖中的 Unassigned (橘匡處)是指無法判斷來源的流量,通常都是透過品牌自建的 UTM 連結走進來的,網址可能會長得像是下方這樣,因為不在 GA4 預設的管道當中,所以在維度「預設管道群組」中,會被歸類為「Unassigned」。

https://www.abc.com/my-product?utm_source=Media-ABC&utm_medium=homepage-right-side&utm_campaign=Happy-new-year-sale

回到 GA4 後台,在管道群組頁籤當中,可以看到一組 GA 預先設定的「預設管道群組的設定」,點開展開後可以看到上圖報表紅匡處的管道名稱,而我們也可以在後台自建新的管道名稱清單。

展開後的群組清單如下,可以看到報表中的管道名稱,預設報表無法新增或是修訂,如果有新的來源想要打包成一個管道,就必須自行新增清單

這樣的好處是,未來在使用管道群組維度時,透過 UTM 建立的來源以後在 GA4 報表中,就不會以 Unassigned 顯示,而是會直接顯示你新增清單中的管道名稱。

更詳細的設定方式以及對於「Unassigned」的解釋可以看這篇:GA4 預設管道群組中的「Unassigned」是什麼?

歸因分析設定

一個使用者來到你網站上完成轉換(購買或是表單提交),絕對不是一進站就直接完成購買,如果真是如此,那這個世界就真的是太美好了。

通常可能的行為流程會是:
先看到了 Meta 的廣告後來到你的網站,離開之後可能某一天看到部落客的開箱文,透過文內的連結進站,接著又看到了連播網的廣告,最後有一天使用 Google 搜尋或是透過儲存的連結回到網站完成了購買。

此時我們就必須將此轉換的功勞「歸因」給各個管道,而歸因方式的相關設定,就是在這邊執行。

過去其實有相當多的歸因分析選項可以選擇,例如 最初點擊(將功勞歸給使用者第一次點擊的管道)或是 線性(將功勞平均分配給各管道)時間衰減以及 根據排序 的歸因方式等。

但在 2023/10月 的時候,Google 已經停用了這些,僅存「以數據為準」「最終點擊」的歸因方式。

補充一下,這邊的歸因模式調整,只會影響「廣告」報表中轉換歸因,維度「工作階段來源/媒介」以及「最初招攬到使用者的來源/媒介」都是採「最終非直接點擊」的歸因模式,不會受到這邊的設定影響。

報表識別設定

在前面資料收集的段落中,有提到因為閾值的關係可能會造成報表上面出現紅色驚嘆號以及報表數據因收集到的使用者資料過少而無法正常顯示。

此時我們就可以透過更改報表識別資訊的設定,將識別使用者的方式改成「依據裝置」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BTW,不用擔心,如果你有打開 Google 信號,原本的資料還是會繼續收集,這邊只是更改報表的顯示以及計算方式。)

如果你是採用「混合」或是「已列為觀察項目」的選項,就可能會在報表中看到紅色驚嘆號,某些特定維度或是指標收集到的使用者數量不足其顯示的最低限制時,將不會顯示在報表中,你可以觀察看看當使用「混合」或是「已列為觀察項目」時,跟使用「依據裝置」的選項時,報表右上角的列數是否有不同,就知道我們在說的是什麼了。

DebugView

透過這個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在建立事件的時候,了解到 GA4 是否有收到網站發送的事件,除了可以透過即時報表跟 GTM 預覽模式 觀察以外,DebugView 也是幫助你了解在你測試頁面的期間,GA4 接收到了哪些事件的好工具。

產品連結

最後一個則是產品連結的部分,我們可以將許多 Google 相關服務與 GA4 串連,讓資料匯集在 GA4 報表當中,例如 Google Ad 廣告、網站跟 SEO 必用的 Google Search Console 以及前面有提到協助保存 GA4 資料的 BigQuery,都可以在這邊進行連結設定,如果你的網站有用到相關服務,那我們建議將這部分做連結,尤其是 Google Ad 的部分,對網站受眾進行再行銷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了。


總結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 Google Analytic 分析工具的朋友,看到這邊請先給自己掌聲鼓勵,不過你可能還是有點霧煞煞,不用擔心,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讓你快速瀏覽後台有哪些功能、能幫助你做些什麼事情?

未來當遇到問題時,你腦海中可以想到後台設定這邊可能會有你要的解答。(有些東西我們沒寫出來是因為照字面其實就很好理解其作用,加上不會很常用到,因此就不多著墨。)

如果依然覺得不甚熟悉也不用擔心,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們會有更多實作時會遇到的問題分享,在使用 GA4 時,後台也是我們常常會回來的地方,相信多操作幾次,就可以熟悉後台的運作了。

現在,趕快去開一個網站+創建一個 GA4 帳號開始收集你的資料吧!

示範帳戶

如果你手邊沒有網站可以讓你放入 GA4 追蹤代碼收集資料練習,可以用 Google 提供的示範帳戶,帳戶的資料是來自於 Google Merchandise Store,是專門販售 Google 品牌周邊產品的電商網站,內部的資料相當充足,只是有些設定因為權限問題,無法讓你隨意更改,不過影響不大,對於初學者來說,資料量已經相當足夠了。

關於連接示範帳戶的部分,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想實作 GA4 但是沒有網站?善用 GA4 示範帳戶幫助你學習 Google Analytic

如果你想要自建網站練習,可以參考這篇文章:「GTM 做中學最快!自建免費 WordPress 網站練習 GTM 設定」,建立一個本地端的網站(因無法對外公開,所以資料量可能會不足),幫助你認識 GA4。


延伸閱讀

如果你很喜歡這篇文章並且覺得內容有幫助,又剛有些多餘時間,歡迎你看看其它文章,繼續探索(這坑?這地獄?這片樂土?)

同時,如果對於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也歡迎你留言告訴我們:)